2006年1月13日

等價交換@鋼之鍊金術師

今天看了一齣期待已久的動畫電影:《鋼之鍊金術師:森巴拉的征服者》。

我欣賞《鋼鍊》。其故事的意念具備深度,且演繹手法輕鬆,能從不同的年齡階層吸納支持者。今次的劇場版更運用「平行宇宙」理論 (Parallel World),把現實世界也「徵用」了,劇情便更加多元化。

故事的時代背景貫穿兩個時空。一,是構想自「等價」概念的鍊金術世界;二,是我們的世界,對,公元1923年的德國慕尼黑,八十多年前的史實世界。兩個世界由「門」連接,而要通過「門」到另一邊去,必須付出很大的「代價」。

主角愛得華.艾力克身處的時空,是後者。電影深刻地描繪了此時此地。

政治氣氛:
1923年的慕尼黑是個政局不穩的城市。放眼歐洲,各國正值戰亂頻繁的時期,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,另一次世界大戰又在醞釀。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,令人民漸漸對政府失去信心,反政府組織於是藉機樹立勢力,當中以希特拉為首的納粹黨最具野心。

民生狀況:
電影裡有這樣的一幕,三五成群的市民在啤酒館外喝酒聊天,各人的言論和行徑都暗示了對政府的不滿。另外一幕,醫院內一個面部潰爛的病人更說了一句:「政府是膽小鬼,他們根本沒有守護德國的意思!」這些情節告訴觀眾,當時的德國人都暗地裡期待著一個新的領袖。另外,著墨於政治事件的情節也不少,由希特拉發動,著名的「啤酒館政變」也是電影的情節之一。

為什麼一齣動畫電影會花這麼多篇幅在政治環境上?導演又為何選擇這個「沉重」的亂世?個人認為,這是因為此時此地能切實地反映出《鋼鍊》的中心思想:等價交換。「沉重」,正是這個時代的「代價」。1923年,二十世紀初,正值科技發展躍進的年代,很多新型的現代化武器,包括戰機、潛水艦、坦克、機關槍、毒氣...都在這時出現。發展科技能改善人的生活,但人類陶醉於武器力量提升的同時,不知不覺間,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:戰爭。德國人有了強力的武器,便起了支配他國的慾望,世界性的戰爭由此而來。在戰爭中犧牲的、數不清的生命,正是「鍊成」現代化武器的代價。

好比鍊金術世界的賢者之石。喜歡《鋼鍊》的人都知道,要鍊成賢者之石必須犧牲很多很多的人命,才有足夠的代價。那麼,現代化武器的發展和賢者之石的鍊成,不是有相同的代價嗎?這代價又值得嗎?原作者荒川先生藉主角的口說過,這是違反「等價交換」的唯一例子,因為,生命是最寶貴的,沒有東西足以交換。

女主角諾娜是一位吉卜賽少女,吉卜賽的意思約為「到處流浪的人」。她原本隨同伴飄泊四方,以歌唱及舞蹈維生,後來被同伴出賣了,將她賣給一個德國政治組織。幸運地,諾娜逃走時遇上挺身而出的愛得華,她得以脫險,並隨愛得華在慕尼黑生活。在當時的德國,像諾娜這樣的吉卜賽人都因為膚色及種族而遭到歧視,甚至逼害。諾娜表面上默默承受,但內心極希望擺脫這種身份。她甚至覺得世界上沒有屬於自己的地方,希望透過「門」到另一邊的世界去。「就在那裡吧?沒有人會背叛我,我也不再害怕,只屬於我的國家。」她這樣形容夢想中的「森巴拉」(意思是世外桃源)。為了脫離現實世界,諾娜不情願地出賣了愛得華,間接成就了兩個世界的戰爭。

電影就這樣刻意而婉轉地展現出人心的幽暗角落,交待了人性的弱點:「好戰」和「歧視」。我相信這是導演水島先生留給觀眾思考的問題,但為了顧及年紀小及不喜歡思考的《鋼鍊》迷,表達的手法較為間接,不像《Monster》(魔剎) 般直接把人類內心的黑暗世界呈現觀眾眼前。

另外,電影裡有些對白,我是格外留意的:

夏基遜:「為了發展偉大的科技,犧牲少少人命是值得的!」

艾爾:「若科學不能帶來幸福,發展科學根本沒用!」

愛德華:「這個世界既是『夢』,也是『地獄』。」

愛德華:「裝作活在夢中,是很恐怖的事吧?其實你是怕幻想被現實吞噬!」

費立茲:「科技能造出電影和武器,既然如此,我寧願繼續製作電影,為人們帶來絢爛的夢想。」

艾卡爾特:「人不願承認與自己不同的東西...進而拒絕,甚至畏懼...那就是戰爭的開始。」

我們是坐在銀幕前的,而這些都是銀幕內的對白,但想想,這些話不是給我們的弦外之音嗎?

電影的另一場景,鍊金術世界,基本上與現實世界是相同的。不同的是,在鍊金術世界裡,人是不重科技而重鍊金術的。他們相信一句說話:

「人不作出犧牲就不會得到回報,要得到甚麼,先要付出對等的代價。」

看過電視版的朋友都聽過這句開場白,這是鍊金術的第一法則,也是鍊金術世界的真理:等價交換。電影中明確地表示過,鍊金術是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,的而且確,《鋼鍊》中出現的那些天馬行空的鍊金術只在漫畫世界有效,但是,俗語有云: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」這句理理名言的意思不是與鍊金術世界的真理相同嗎?那麼,現實世界雖然沒有神奇的鍊金術,但鍊金術的法則不是也適用於現實世界嗎?

在鍊金術世界裡,愛德華為了令弟弟的肉體重生,以自己作為鍊成人體的代價,這就是「等價交換」。而事實上,我們的世界也不斷出現這種「公平」的「交易」。

例如發展科技的回報,是人類的生活不斷改善,但代價同時以不同的形式出現。
汽車的發明把世界的距離拉近了,但每年約有五十萬人因車禍而喪生;
電話出現,帶去了空間上的阻隔,卻帶來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;
人類破壞大自然以創造現代化世界,代價是地球的天然氣候,正如電影《明日之後》所述;
發展生化科技,回報之一是基因改造的食物,代價之一是變種的疫病;
世貿成立,商人得以在國際市場自由貿易,背後被犧牲的,是數以憶計的貧民;
香港由五六十年代的貧窮社會發展成今天的大都會,人得到高質素的物質生活,卻失去了人情味。
隨著成長的步伐,我們得到的越來越多,例如智慧;同時,在不知不覺間也犧牲了不少,例如童真。

我們賣掉與生俱來的「童真」,換來所謂的「智慧」,符合「等價交換」的原則嗎?

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,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回報。切勿輕看《鋼之鍊金術師》的開場白,那句「等價交換」正正告訴我們一個永恆的真理:

但凡成功,都有代價。

p.s.

(一)「我覺得不好看。」離場時,聽到一位年青的男孩這樣說。他說不好看,也許因為他習慣了電視版的輕鬆情節。電影版的故事「沉重」很多,思考位也多了,未必適合所有《鋼鍊》迷。故事因多了現實世界而多了幾分「現實」,變得「沉重」起來,難怪喜歡看「笑片」的年青朋友較喜歡電視版。


(二)也許因為《鋼鍊》是動畫電影的關係,大部分入場的觀眾都是年紀較小的。他們的觀映經驗也許亦太小了,因此他們的幼稚行為,包括估戲、不斷製造吵雜聲,以及隨著銀幕上的「IIA」級情節而發出大驚小怪的尷尬笑聲,都可勉強接受。但我一定要說,幼稚和童真是兩回事。

(三)卡通片是不是幼稚,視乎看的人的心態如何。你的心態幼稚,自然無法看出笑聲背後的深度,因為你需要的、在意的只是「笑」和「消磨時間」。

(四)有質素的卡通片不是爬童的專屬品,它能吸引不同年歲的人,年紀小的人用年紀小的眼光看,只看到表面的「笑」;有閱歷的人用智慧的目光看,則看到更深層的意義。至於沒有質素的卡通或其他作品,例如港產片,內容清一色是毫無深度的「笑」,看來看去,都不過是笑話一則。

(五)很喜歡宣傳海報的一句,「真正的結局在銀幕上鍊成!」

(六)結局,是 Happy Ending 嗎?艾力克兄弟雖然能夠重逢,但他們離鄉別井,生活在一個不屬於他們的世界。再者,現實世界中艾爾凡斯的死又令結局滲出了點點傷感。與其說是中性吧,但是,喜和悲又怎能如酸和鹼般,中和,繼而淡化?不如說窩心吧,看似「甜」,卻又帶點「酸」,和「苦」。

4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如果你喜歡鍊金術, 介紹你看一本懸疑冒險小說--金鈴的新書: 蘇格蘭流金城堡(天地出版)

匿名 說...

thx,我會留意 :-)

匿名 說...

小小愚見...始終在"平行世界"的理論中,不能分別出所謂現實世界吧......雙方都是真實的.
我一直都不喜歡叫"現實世界"...如果真的有"現實",那麼"鍊金術"是虛構世界?雖然在我們現在真的存在的世界看來是,但是在片中不是,鍊金術世界是確實存在的....

匿名 說...

>>我們賣掉與生俱來的「童真」,換來所謂的「智慧」,符合「等價交換」的原則嗎?

所謂的智慧是為了生存下去所必要的東西吧.
要怎麼交換,就看人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