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看,就知無線愛情劇《天幕下的戀人》取材自愛情小說。如眾多電視劇一樣,到了結局,婚禮往往不能順利舉行,不是男女主角三心兩意,就是有人搗亂,即使在無奇不有的現實世界中,我敢說,也不會發生這麼離奇的事件。然而,這類情節卻頻頻出現在虛構的電視世界或愛情小說裡,人看多了,被薰陶了,潛移默化下,自然信以為真。
信以為真又怎樣?信以為真便可大可小。
真愛是極度罕有的。但,某些人 (尤其少女們) 看過愛情小說那些天馬行空的「人為曲折」後,往往深信那些情節是無處不在的。是甚麼東西造出泡沫和幻影,令原本遙不可及的真愛變得像海市辰樓那般觸手可及?是愛情小說。到有天,到她被現實驚醒時,輕則傷心欲絕,重則,便落得如隔天出現在報紙上那些無知少女一樣的下場。我想,如果不是愛情小說或愛情戲劇把一個又一個虛構的希望加給她們,她們的傷口會這麼深嗎?
不幸地,聽說《天》劇收視理想,亦即是說,沉醉於童話式愛情的人不計其數。我不禁要問,為什麼這麼虛假的情節會為人樂道?除了因為觀眾們已默認浮誇的劇情外,也許,亦反映電視世界外嚴重缺乏真愛。不是嗎?越是得不到的東西,人越想要。
幸運地,不知是否編劇良心發現,整劇的最後一句對白是:永遠幸福。這是一個警戒。就如其他的童話故事般,故事盡頭總有一句「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」,而《天》劇出現「永遠幸福」四字,就是警戒觀眾:本劇只是一個童話,倘若信以為真,後果敬請自負!
p.s.
雖然《天幕》中九成半以上的橋段都是虛構的,但巧合地,描述女主角變心的情節,我卻在電台節目中聽過類似的故事:
為了工作,男方要暫離女朋友半年。分別時,她抱緊他,說:「半年太長了,我很怕,怕你會離開我。答應我,不要離開我好嗎?」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,男方沒有變心,分別後的每一天,都掛念著她。不料,三個月後,她主動找他,說:「我對你已沒有感覺了,我們分手吧!」
2006年3月8日
斷背山

我偏愛的是戰爭片,所以劇情緩慢的《斷背山》對我而言,說真的,有點悶。
然而,劇中包含的情感仍然教人反省。男性,多是以性掛帥的,因此男性間的同性戀多半嚴重地缺乏了愛,關係難以長久。但此劇的兩位主角在沒有婚約的綑綁下,竟能把一段戀情維持二十年,對現實而言,不得不承認是一個神話。更難得的是,二十年來,兩人的激情似乎沒有退卻的跡象。反觀香港的情況,「半年都算長啦」,看到嗎,我們四周的愛情,是那麼兒戲,激情又是那麼易退,對某些人而言,一段戀愛的時光只有花開花謝那麼長 (如林以諾牧師所說的「鐵達尼極限」:三日)。(這是鐵一般的事實!)
所以,不要輕視《斷背山》的愛,也不要恥笑兩位主角。你眼中的「不倫之戀」,比起發生在你身上的所謂「愛情」,可能,還要偉大N倍。尤其香港人,在「纏綿遊戲」的薰陶下,講心的有情人越來越少,其實,我們應該聽聽《斷背山》的名句:但願我懂得擺脫你!(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!)
說出這句話,代表你已經找到無法擺脫的真愛。如果你發覺自己很容易便能「擺脫」一個人,那麼,真愛永遠都不會找上你。
看《斷背山》,有些人是為那一分鐘的床上鏡頭而入場的,他們要看的只是性愛場面,至於其他一切,例如那段深刻的愛,卻將其置之度外。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,相信,有點思想的人都會贈其三字:無得救!
《斷背山》失落於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,有否內情,其實無需多言。至於導演李安得到最佳導演的寶座,又是否替華人爭了光?台灣傳媒問他,「『最佳導演』的功勞應歸於美國還是台灣?」李安說:「我選擇不回答。」言下之意,不言而喻了。如陶傑所說,《斷背山》和中國沒有半分關係。你說李安是華人?對,李安流著中國人的血,但別忘記,他學電影的地方是美國,他的起步點亦是美國,他是吃美國的飯大的!他清楚,要是沒去美國深造,他一定不會得到今天的成就。若你說「best director」是華人的光,我只能無話可說了。
看看我們香港的電影,講BQ (漂亮指數,Beauty Quotient),得啖笑。觀眾們看完後只有兩種評價:一,幾好笑,二,女主角幾靚;導演們只會拍「情癲大聖」;對白只有「愛你一萬年!」及「講你又唔明,明你又唔做,做你又做錯!」,如此無知,試問,我們又怎會被人看得起呢?
2006年2月17日
再見二丁目.最後武士
.2月16日.
我反覆地聽著《再見二丁目》。
這首歌,是數年前從千嬅的一張唱片中認識的。
「原來已經很快樂,只我一人未發覺。」當時未太在意這句歌詞,只覺得一句平凡的歌詞帶出一段悅耳的旋律。就是這麼簡單。
早陣子聽講座,林夕提到這首歌,提到這句詞,我才發覺,這句用字平凡的歌詞有動人的地方。人有了經歷,看平凡的東西便不會覺得平凡。
我衷心認同,《再見二丁目》填得好,不是因為那罐綠茶,不是因為那首異國民謠,不是因為滿天柏樹,而是因為歌詞中有這麼一句:
原 來 我 非 不 快 樂 只 我 一 人 未 發 覺
「原來我非不快樂,只我一人未發覺!」願與大家分享這句歌詞。
p.s
(1)喜歡這首歌,但我不渴望到二丁目走一趟。為什麼?因為我心目中的二丁目已夠美麗了,如果真正的二丁目不夠我心目中的二丁目美麗,怎麼辦?
(2)無論於甚麼角落,不假設你或會在旁,我,也可暢遊異國,再找寄託。對,我應該忘掉不快樂的人和事,例如妳和妳的「TimeOut」。
(3)「唔係有比喻就大晒,唔係有意象就大晒。」林夕這樣說。不是嗎?比如,她的文筆很好,但人們看了她的文章後,只記得漂亮的字句,那麼她的文章有何價值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昨晚看 HBO 播放的《最後武士》。從家裡 30 吋的 LCD 電視上仍能感受兩年前於戲院中感受的震撼感。
今晚看無線的《覆雨翻雲》,同樣有「戰爭」場面,但實際上,那些只是打鬥,不是戰爭。難怪的,以十數人去演千軍萬馬,能有甚麼場面?
註:《覆雨翻雲》對無線來說已是大製作了;而無線在香港已是最有實力的電視台了。
所以說,只看香港電視劇,只能做井底蛙,不會知道何謂大製作。
另外,女孩子常說把戰爭片歸納為「打打殺殺」的片種。我不清楚他人的心態,但我想,若果有人看了《魔戒》或《最後武士》那種騎士們衝擊的浩瀚場面也沒有甚麼感覺,那麼對她來說真的太太太太太~可惜了,她錯過的,她不能感受的,她討厭的,不只是一個畫面,也不是一齣電影,而是整個歷史。
再另外,如果歷史真的如《最後武士》的戰爭場面那樣悲壯,那麼我相信認識歷史是必須的。而我更相信,歷史比電影中的場面悲壯百倍。
再~另外,電影中描寫了日本武士階級被西方槍炮取而代之的悲哀,事實上,在火槍未入侵日本前,同樣的夕陽哀歌早已在西方的騎士身上響起。由西方到日本,由日本到全世界,武士道精神連同武士們一起沒落,這沒落象徵舊思想的崩潰,取而代之的火槍象徵新時代的標誌,也代表新思想獲得全面勝利。
我們拋棄舊思想換來新思想,看似沒有代價。但別忘記,火槍背後沒有精神,武士刀上卻有一個「道」字。同樣的事件一再發生,終有一天,人類的思想會被取替。
得了甚麼,便會失去甚麼,這就是「卡通片」所說的等價交換。
我反覆地聽著《再見二丁目》。
這首歌,是數年前從千嬅的一張唱片中認識的。
「原來已經很快樂,只我一人未發覺。」當時未太在意這句歌詞,只覺得一句平凡的歌詞帶出一段悅耳的旋律。就是這麼簡單。
早陣子聽講座,林夕提到這首歌,提到這句詞,我才發覺,這句用字平凡的歌詞有動人的地方。人有了經歷,看平凡的東西便不會覺得平凡。
我衷心認同,《再見二丁目》填得好,不是因為那罐綠茶,不是因為那首異國民謠,不是因為滿天柏樹,而是因為歌詞中有這麼一句:
原 來 我 非 不 快 樂 只 我 一 人 未 發 覺
「原來我非不快樂,只我一人未發覺!」願與大家分享這句歌詞。
p.s
(1)喜歡這首歌,但我不渴望到二丁目走一趟。為什麼?因為我心目中的二丁目已夠美麗了,如果真正的二丁目不夠我心目中的二丁目美麗,怎麼辦?
(2)無論於甚麼角落,不假設你或會在旁,我,也可暢遊異國,再找寄託。對,我應該忘掉不快樂的人和事,例如妳和妳的「TimeOut」。
(3)「唔係有比喻就大晒,唔係有意象就大晒。」林夕這樣說。不是嗎?比如,她的文筆很好,但人們看了她的文章後,只記得漂亮的字句,那麼她的文章有何價值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昨晚看 HBO 播放的《最後武士》。從家裡 30 吋的 LCD 電視上仍能感受兩年前於戲院中感受的震撼感。
今晚看無線的《覆雨翻雲》,同樣有「戰爭」場面,但實際上,那些只是打鬥,不是戰爭。難怪的,以十數人去演千軍萬馬,能有甚麼場面?
註:《覆雨翻雲》對無線來說已是大製作了;而無線在香港已是最有實力的電視台了。
所以說,只看香港電視劇,只能做井底蛙,不會知道何謂大製作。
另外,女孩子常說把戰爭片歸納為「打打殺殺」的片種。我不清楚他人的心態,但我想,若果有人看了《魔戒》或《最後武士》那種騎士們衝擊的浩瀚場面也沒有甚麼感覺,那麼對她來說真的太太太太太~可惜了,她錯過的,她不能感受的,她討厭的,不只是一個畫面,也不是一齣電影,而是整個歷史。
再另外,如果歷史真的如《最後武士》的戰爭場面那樣悲壯,那麼我相信認識歷史是必須的。而我更相信,歷史比電影中的場面悲壯百倍。
再~另外,電影中描寫了日本武士階級被西方槍炮取而代之的悲哀,事實上,在火槍未入侵日本前,同樣的夕陽哀歌早已在西方的騎士身上響起。由西方到日本,由日本到全世界,武士道精神連同武士們一起沒落,這沒落象徵舊思想的崩潰,取而代之的火槍象徵新時代的標誌,也代表新思想獲得全面勝利。
我們拋棄舊思想換來新思想,看似沒有代價。但別忘記,火槍背後沒有精神,武士刀上卻有一個「道」字。同樣的事件一再發生,終有一天,人類的思想會被取替。
得了甚麼,便會失去甚麼,這就是「卡通片」所說的等價交換。
2006年2月14日
正月十七隨想
一.
你知道今天是農曆初幾嗎?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七。突然提起農曆來,奇怪嗎?是的,我也感到奇怪,我們明明已經決絕地違棄了中國傳統文化,那為何每年總有幾天,會喚起「大年初幾」,會突然拿出那些遺棄已久的傳統裝飾?而那幾天當中,我們忽然忘記了西曆的日子。
念念不忘的是中國人的身份嗎?可是我聽見的只有「發財」和「利是」。
到了今天,你只知道今天是 2月 14,卻不知道今天也是正月十七。
二.
文具店竟然售賣以絨布製成的假玫瑰。說真的,這些絨玫瑰的像真度頗高,望過去幾可亂真,而且實際,不是嗎?它們是不會枯萎的,比真玫瑰實際得多。可惜,這些假玫瑰一定不好賣。要知道,女孩子喜歡的,是那些會枯死的玫瑰,她們覺得會枯萎才夠動人。
三.
聖誕節的街上,人人狂歡。然而那些耀目的燈飾翌日便被拆下,那些笑臉也不見了,彷彿年中只有幾天是狂歡的日子。你不禁要問,難道昨天的快樂景況都是假的?為什麼人們能要笑就笑,要收就收?
如同2月15日,你感到奇怪,昨日滿街的玫瑰到那裡去了?難道一年裡只有一天情人節?看見情侶們都趁 2月 14日盡興而歸,你便知道,「情人節」是多麼罕有。
四.
無線節目《浪漫滿街》請來歌手大唱「情歌」,為情人節增添氣氛。諷刺地,節目內歌手們唱的都是「慘」歌,應不應景真是見仁見智了。
但不要怪歌手們只唱「慘」歌,有人喜歡聽,他們便要唱。也不要怪天公不造美,在今天情人節下起雨來,微涼的雨只是應景而已!
五.
所謂的「愛情殺手」或「愛情達人」,正是謀殺愛情的兇手。
你知道今天是農曆初幾嗎?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七。突然提起農曆來,奇怪嗎?是的,我也感到奇怪,我們明明已經決絕地違棄了中國傳統文化,那為何每年總有幾天,會喚起「大年初幾」,會突然拿出那些遺棄已久的傳統裝飾?而那幾天當中,我們忽然忘記了西曆的日子。
念念不忘的是中國人的身份嗎?可是我聽見的只有「發財」和「利是」。
到了今天,你只知道今天是 2月 14,卻不知道今天也是正月十七。
二.
文具店竟然售賣以絨布製成的假玫瑰。說真的,這些絨玫瑰的像真度頗高,望過去幾可亂真,而且實際,不是嗎?它們是不會枯萎的,比真玫瑰實際得多。可惜,這些假玫瑰一定不好賣。要知道,女孩子喜歡的,是那些會枯死的玫瑰,她們覺得會枯萎才夠動人。
三.
聖誕節的街上,人人狂歡。然而那些耀目的燈飾翌日便被拆下,那些笑臉也不見了,彷彿年中只有幾天是狂歡的日子。你不禁要問,難道昨天的快樂景況都是假的?為什麼人們能要笑就笑,要收就收?
如同2月15日,你感到奇怪,昨日滿街的玫瑰到那裡去了?難道一年裡只有一天情人節?看見情侶們都趁 2月 14日盡興而歸,你便知道,「情人節」是多麼罕有。
四.
無線節目《浪漫滿街》請來歌手大唱「情歌」,為情人節增添氣氛。諷刺地,節目內歌手們唱的都是「慘」歌,應不應景真是見仁見智了。
但不要怪歌手們只唱「慘」歌,有人喜歡聽,他們便要唱。也不要怪天公不造美,在今天情人節下起雨來,微涼的雨只是應景而已!
五.
所謂的「愛情殺手」或「愛情達人」,正是謀殺愛情的兇手。
2006年2月8日
魔幻王國 and 兩發奇想
.2月7日.
真是寫意的一天呢,唱K四小時加睇戲,不過$32 + $45,做香港人實在幸福。感謝神!
Franco 又介紹了一首好歌給我,Raidas 的《傾心》。有些朋友可能感到奇怪,這麼經典的金曲,為什麼我竟未聽過?真慚愧,七十年代的歌我反而較為熟識,八十年代的流行曲卻所聽甚少,所以談起太極、Beyond、達明一派、Raidas等樂隊,我會一頭霧水。
看迪士尼電影《魔幻王國:獅子.女巫.魔衣櫥》。說真的,看這部戲前,我對原著作者及其作品全無認識。如此,看戲後又認識了一位大師,又認識了一部鉅著,實在是幸運事一則。
電影改編自英國著名小說家魯益師 (C. S. Lewis)的《納尼亞傳奇》系列,講述四位孩子誤闖神祕衣櫥內的納尼亞世界,展開了一段奇異經歷。
魯益師是一位神學家,他筆下的《納尼亞》自然充滿神學意味。以現實的口吻說,納尼亞世界是人類內心世界的投射,正義的獅子阿斯蘭代表正愛、犧牲和勇氣,冰雪女巫則象徵邪惡、貪婪和利慾。電影裡明顯隱含了不少基督教意念,但是,或者因為不認識《納尼亞》的關係,我似乎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歎為觀止的特技及浩瀚的戰場上,而錯過了作者送贈的心思。看了一部有深度的電影卻得不到甚麼,我,能不自責嗎?
特技是這部電影的主力賣點。因為特技,魯益師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得以在大銀幕上呈現。據資料顯示,電影中出現了60多種幻獸,包括半人馬獸、半羊獸、牛頭人、獨角獸、巨鷹及鳳凰等。不得不佩服製作這些特技的高手們,他們令你相信那頭會說話、會思考、勇敢,而且具領導才能及犧牲精神的獅子是活生生的。縱使帶著理智的頭腦觀映,但看戲時,我不曾告訴自己:那頭獅子不過是 CG 動畫的產物!不知道貼近現實的人對這些存在於幻想世界的動物會否產生抗拒呢?而我,由於鍾情中世紀歐洲神話及 Warhammer 世界的關係,早已「認識」這些幻獸。然而過往的認識只基於文字及圖片上,今天能藉著這部鉅片看見活靈活現的牠們,大有眼前一亮的感覺。不過唯一可惜的是,電影中沒有出現我最喜歡的幻獸,鷹頭獅 (Griffon)。
《獅子.女巫.魔衣櫥》只是《納尼亞》系列的第一炮,這無疑是一個漂亮的開始,相信其餘的六部作品將會同樣精彩。
---------------
奇想之一:
由夏至小姐填詞的《愛是最大權利》若是情歌,為什麼會出現兩句「遊行直到夜晚多淒美」及「人群漸近,想改寫你我命運」?依小弟之見,若歌詞中的「你」解作「民主」,整首詞的意思不就一目了然嗎?
歌詞節錄:
手拖手與你演齣好戲
遊行直到夜晚多淒美
爭取這一次 走幾千百里 <- 遊行的場面
沿途留心 掌心的知覺也著緊
我認我認我愛得太過份 <- 愛民主愛得太過份,所以出來遊行
人群漸近 想改寫你我命運
任天塌下亦前行 哪怕你說我天真
<- 對!行就行,哪怕中共人士說我天真!->
---------------
奇想之二:
夕爺在商台頒獎禮上未說「希望『夕』『陽』都無限好」之前,我已提出「妙論」,說李商隱在千多年前已預測到現今香港樂壇曲詞界的變遷,於是藉《登樂遊原》的「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」來暗示後人。
巧合地,不知夕爺是否參透了詩句的妙處,於是也寫了一首《夕陽無限好》憑歌寄意。歌詞中有一句「從前並肩的好兄弟,可會橕到底」,當中的「好兄弟」,相信是指「夕陽組合」的陳輝陽吧。然而,「卻是近黃昏」卻暗示了「黃昏組合」的來臨。
假如「夕」「陽」代表林夕與輝陽,那麼觀望形勢,「黃」字還不是黃偉文嗎?剩下的「昏」字還未出現,表示樂壇上將出現一位名字上與「昏」字大有關連的作曲人,信不信由你!
*以上言論純屬小弟失眠時的荒謬奇想,對李商隱、夕爺、陳輝陽、Wyman及「昏」字作曲人造成的不敬之處,敬請原諒!
![]() ![]() |
真是寫意的一天呢,唱K四小時加睇戲,不過$32 + $45,做香港人實在幸福。感謝神!
Franco 又介紹了一首好歌給我,Raidas 的《傾心》。有些朋友可能感到奇怪,這麼經典的金曲,為什麼我竟未聽過?真慚愧,七十年代的歌我反而較為熟識,八十年代的流行曲卻所聽甚少,所以談起太極、Beyond、達明一派、Raidas等樂隊,我會一頭霧水。
看迪士尼電影《魔幻王國:獅子.女巫.魔衣櫥》。說真的,看這部戲前,我對原著作者及其作品全無認識。如此,看戲後又認識了一位大師,又認識了一部鉅著,實在是幸運事一則。
電影改編自英國著名小說家魯益師 (C. S. Lewis)的《納尼亞傳奇》系列,講述四位孩子誤闖神祕衣櫥內的納尼亞世界,展開了一段奇異經歷。
魯益師是一位神學家,他筆下的《納尼亞》自然充滿神學意味。以現實的口吻說,納尼亞世界是人類內心世界的投射,正義的獅子阿斯蘭代表正愛、犧牲和勇氣,冰雪女巫則象徵邪惡、貪婪和利慾。電影裡明顯隱含了不少基督教意念,但是,或者因為不認識《納尼亞》的關係,我似乎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歎為觀止的特技及浩瀚的戰場上,而錯過了作者送贈的心思。看了一部有深度的電影卻得不到甚麼,我,能不自責嗎?
特技是這部電影的主力賣點。因為特技,魯益師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得以在大銀幕上呈現。據資料顯示,電影中出現了60多種幻獸,包括半人馬獸、半羊獸、牛頭人、獨角獸、巨鷹及鳳凰等。不得不佩服製作這些特技的高手們,他們令你相信那頭會說話、會思考、勇敢,而且具領導才能及犧牲精神的獅子是活生生的。縱使帶著理智的頭腦觀映,但看戲時,我不曾告訴自己:那頭獅子不過是 CG 動畫的產物!不知道貼近現實的人對這些存在於幻想世界的動物會否產生抗拒呢?而我,由於鍾情中世紀歐洲神話及 Warhammer 世界的關係,早已「認識」這些幻獸。然而過往的認識只基於文字及圖片上,今天能藉著這部鉅片看見活靈活現的牠們,大有眼前一亮的感覺。不過唯一可惜的是,電影中沒有出現我最喜歡的幻獸,鷹頭獅 (Griffon)。
《獅子.女巫.魔衣櫥》只是《納尼亞》系列的第一炮,這無疑是一個漂亮的開始,相信其餘的六部作品將會同樣精彩。
---------------
奇想之一:
由夏至小姐填詞的《愛是最大權利》若是情歌,為什麼會出現兩句「遊行直到夜晚多淒美」及「人群漸近,想改寫你我命運」?依小弟之見,若歌詞中的「你」解作「民主」,整首詞的意思不就一目了然嗎?
歌詞節錄:
手拖手與你演齣好戲
遊行直到夜晚多淒美
爭取這一次 走幾千百里 <- 遊行的場面
沿途留心 掌心的知覺也著緊
我認我認我愛得太過份 <- 愛民主愛得太過份,所以出來遊行
人群漸近 想改寫你我命運
任天塌下亦前行 哪怕你說我天真
<- 對!行就行,哪怕中共人士說我天真!->
---------------
奇想之二:
夕爺在商台頒獎禮上未說「希望『夕』『陽』都無限好」之前,我已提出「妙論」,說李商隱在千多年前已預測到現今香港樂壇曲詞界的變遷,於是藉《登樂遊原》的「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」來暗示後人。
巧合地,不知夕爺是否參透了詩句的妙處,於是也寫了一首《夕陽無限好》憑歌寄意。歌詞中有一句「從前並肩的好兄弟,可會橕到底」,當中的「好兄弟」,相信是指「夕陽組合」的陳輝陽吧。然而,「卻是近黃昏」卻暗示了「黃昏組合」的來臨。
假如「夕」「陽」代表林夕與輝陽,那麼觀望形勢,「黃」字還不是黃偉文嗎?剩下的「昏」字還未出現,表示樂壇上將出現一位名字上與「昏」字大有關連的作曲人,信不信由你!
*以上言論純屬小弟失眠時的荒謬奇想,對李商隱、夕爺、陳輝陽、Wyman及「昏」字作曲人造成的不敬之處,敬請原諒!
訂閱:
文章 (Atom)